接下来,令说数码网将带你认识并了解中关村价格指数网,希望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启示。
中关村指数的“中关村指数2012”发布情况

2012年9月13日,在“2012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首次面向社会正式对外发布“中关村指数2012”。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理事长张景安为指数发布发来贺信。科技部火炬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志宏,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杨建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赵弘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发布会。来自中关村示范区及各分园区、基地的代表共100余人参加发布会。
“中关村指数论坛”新闻发布会现场嘉宾合影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理事长张景安在贺信中说,“中关村指数”的研究、编制和发布,是中关村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事,为社会各界全面了解中关村发展开启了一扇新的窗口。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张志宏在讲话中对“中关村指数”给予充分肯定。他提出,“中关村指数”指标选取符合中关村特色,对全国其它高新区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杨建华对“中关村指数”发布表示祝贺。他表示,“中关村指数”为管理部门全面审视示范区发展提供了新的工具和视野,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关村在先行先试探索过程中不断涌现的新事物、新特点,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找准差距、把握趋势,推动示范区的长足发展。
会上,“中关村指数”项目组组长、北京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赵弘研究员介绍了中关村指数的研究编制情况。“中关村指数2012”主要从六个方面刻画中关村创新发展情况,一是创新创业企业高度集聚,中关村持续快速发展的活力强劲。二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辐射带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三是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对首都和全国创新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四是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1+6”先行先试政策效应初步显现。五是应对金融危机加快“走出去”步伐,海外投资和并购逆势而上。六是“TOP300”、“ZGC100”领跑园区,成为支撑中关村发展的中流砥柱。赵弘表示,课题组经过研究,中关村未来应该在创造标志性重大创新成果、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企业,整合空间资源、扩大辐射效应四个方面加大力度,寻求着力点。
CCTV13新闻直播间报道“中关村指数”发布内容
《中关村指数2012》发布后,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并引起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CCTV13、CCTV2、北京电视台、中国经济导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人民网等电视台、报纸杂志及各大网站纷纷报道。“中关村指数2012”的发布提升了全社会对中关村的认识、增进了全社会对中关村为代表的我国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了解。
中关村指数的“中关村指数”编制原则
一是前瞻性和战略引导性原则。“中关村指数”是在深入研究科技园区发展路径和发展规律、总结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特征基础上,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指导开展研究和编制工作。比如中关村指数的一级指标“产业发展”中,除了包括产业规模指标外,还设置了效益、结构和辐射带动等指标,矫正当前实践中部分科技园区单纯以GDP为导向的错误理念,引导科技园区回归以创新为驱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根本任务。又如一级指标“创新创业环境”下单独设置了“社会环境”指标,旨在反映园区所在区域的城市品质和宜居宜业环境,体现了“产城融合”的先进理念。
二是符合中关村发展实际和体现中关村特色原则。中关村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创新发展的“排头兵”,新事物、新现象、新模式、新机制不断出现。基于一个固化指标体系的常规合成指数方法,很难全面描述和及时监测中关村这样一个日新月异、跨越发展的科技园区。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通过借鉴“硅谷指数”的编制经验,“中关村指数”形成了一套开放式指标体系,既包括了监测科技园区发展状况的常规指标,也纳入了科技金融、开放实验室等具有中关村特色的指标,从不同角度更为细致地刻画中关村的创新发展。
三是资源开放、独立客观原则。“中关村指数”的研究和编制广纳智慧,由第三方智库机构组织了一批持续关注科技园区、具有较为丰富研究经验的研究人员联合开展攻关,聘请了一批科技创新和统计计量领域的知名学者深度参与,也得到了一批中关村创业者们的支持。指数的编制过程,特别是在数据采集方面,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
华强北指的是什么梗?
为中国最大的电子市场。
华强北商业区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其前身是生产电子、通讯、电器产品为主的工业区域,其拥有厂房40多栋。在华强北路南北930米,东西1560米,商业区总面积1.45平方公里左右。随着经济发展,华强北区域功能发生变化,华强北逐渐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电子市场。
市区政府及时把握住转变的契机,1998年开始对华强北商业街进行改造,变成深圳最传统、最具人气的商业旺地之一。华强北商业区作为全国首批购物放心一条街于2000年获得国家工商局授牌,并在2008年第十届高交会华强北分会场开幕仪式上获得“中国电子第一街”荣誉称号,标志着行内确认了华强北商业街在全国电子商业界的龙头地位。
网站代表
华强北与中关村在业界有着一样的名声,中关村的代表为中关村在线,而华强北的代表为华强北商城。中国IT市场指数中心站2011年11月15日落户深圳华强北商业街。深圳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集聚地。
中国IT市场指数是国家工信部委托中国电子商会负责实施、各相关地区电子科技街区共同建设并反映中国IT产品流通环节的销售指数,包括价格指数、销量指数、景气指数等大类,其将成为政府决策、企业经营、行业自律、消费者购物等提供参考或决策依据,是电子市场的“晴雨表”和“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