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令说数码网一起了解下天河一号配置的信息,希望可以帮你解决你现在所苦恼的问题。

天河一号在哪一年首次夺得五百强的冠军

天河一号在哪一年首次夺得五百强的冠军

天河一号在2010年首次夺得五百强的冠军。

天河一号是中国首台千兆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从2008年开始研制,按两期工程实施,一期系统于2009年9月研制成功;二期系统于2010年8月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升级完成。

2010年11月14日,国际TOP500组织在网站上公布了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前500强排行榜,中国首台千兆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排名全球第一。其后2011年才被日本超级计算机京超越。2012年6月18日,国际超级电脑组织公布的全球超级电脑500强名单中,天河一号排名全球第五。

天河一号于2010年投入使用后,在航天、天气预报、气候预报和海洋环境模仿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将采用超级计算机技术监控雾霾天气。

天河一号的科研意义:

天河一号的诞生,是我国战略高技术和大型基础科技装备研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制超级计算机能力从百兆次到千兆次的跨越,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兆次超级计算机系统的国家。

天河一号突破了多阵列可配置协同并行体系结构、高速率可扩展互连通信、高效异构协同计算、基于隔离的安全控制、虚拟化的网络计算支撑、多层次的大规模系统容错、系统能耗综合控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天河一号系统峰值性能达每秒1206兆次双精度浮点运算,内存总容量98TB,点点通信带宽每秒40Gb,共享磁盘容量为1PB,具有高性能、高能效、高安全和易使用等显著特点,综合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前列。

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天河一号

天河一号每秒计算千万亿次是个什么概念?

天河一号”计算一天,一台配置 I n t e l双核 C P U、主频为2.5 G H z的微机需要计算160年。

你可以看看下面这个网页

中国超级计算机功能是什么?

每秒计算1206万亿次的“天河一号”研制成功,世界上只有中、美能造, 随着第一台国产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10月29日在湖南长沙亮相,作为算盘这一古老计算器的发明者,中国拥有了历史上计算最快的工具。

每秒钟 1206万亿次的峰值和每秒 563.1万亿次的Linpack实测性能,使这台名为“天河一号”的计算机位居同日公布的中国超级计算机前100强之首,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这个意味着,如果用“天河一号”计算一天,一台当前主流微机得算160年。“天河一号”的存储量,则相当于4个国家图书馆藏书量之和。

超级计算机又称高性能计算机、巨型计算机,是世界公认的高新技术制高点和21世纪最重要的科学领域之一。作为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项目,“天河一号”的设计始于2008年。

国防科技大学是“天河一号”的研制者。1983年面世的中国第一台亿次计算机“银河一号”,同样诞生在这所大学。

采用了“多阵列可配置协同并行体系结构”等7项关键创新技术的“天河一号”,综合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中国传统文化里,“天河”是银河的别称。国防科技大学校长张育林说,这台计算机的名字暗示着天津与“银河一号”计算机诞生地之间的合作。

2010年年底之前,这台由103个机柜组成、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总重量155吨的庞大计算机将安装到中国两个国家级超级计算中心之一的天津中心,向国内外用户提供超级计算服务。

“在现代科学发展中,计算已经成为与理论和实验并行的第3大引擎。”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主任刘光明说,“天河一号”将在资源勘探、生物医药研究、航空航天装备研制、金融工程、新材料开发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天河一号有多大?

数字一:全系统峰值性能为每秒1206万亿次,Linpack实测性能为每秒563.1万亿次。这意味着,“天河一号”计算一天,一台配置Intel双核CPU、主频为2.5GHz的微机需要计算160年。 数字二:共享存储总容量为1PB。按国内数字图书馆应用软件的图片格式PDG为例计算,如果平均每册书大小约10MB的话,“天河一号”的存储量相当于4个国家图书馆(藏书量为2700万册)之和,能够为全国每人储存一张大小接近1mb的照片。 数字三:“天河一号”由103台机柜组成,每个机柜占地1.44平方米、高两米、重1.5吨,系统总重量相当于19个神舟飞船。把通风等条件考虑在内,放置“天河一号”需要一个近千平方米的房间。 数字四:全系统包含6144个通用处理器(CPU)和5120个加速处理器(GPU),仅系统级软件就有20多万行代码。按照每人每个小时写20行代码的,需要写1万小时。